2024年终总结
写在开头
心血来潮想写个总结,是受到review-2024这个项目的启发,有一位我订阅了RSS的作者发表了他的总结顺便在文章中宣传了一下。几个月前刷到review-2023时我还是个看客,这次倒是感觉真可以尝试写点东西了。不过我这人向来没什么过去可言,转头就忘,开始有意识地记录日常也只是最近三个月的事情,更久远的事情只能凭借模糊的记忆和稀缺的文字记录简单写写了0。
学习
学生
明明才过去几个月,学生时代的事情已经十分模糊甚至带上几分朦胧且美好的“回忆滤镜”了。从毕设的记录来看1,前半年差不多都花在这件事上了。而具体学了些什么呢?其实也没多少,主要集中在前期的爬虫相关知识上,后面的LSTM相关,为了赶进度都是拿来就用,没有深入研究了,比较可惜。再往后就是无尽的写文档改文档,没什么意思也没学到什么东西。其余更多学生时代的事情,都是23年末期的事了,24年好像还真没什么好记录的。
社畜
参加工作伊始,基本是被放养的状态,给几个技术让我自己学。这段时间了解了go,啃完了gin,gorm和goredis的官方文档,主要是gorm,gin和goredis的文档倒没多少,基本靠的是第三方的教程来学。学完这些算是搭建起了基本的后端开发技术栈,即web框架+数据库驱动(ORM)2。之后的工作内容就跟着项目需求的技术栈走了。
在一个项目中接触了goframe,其对庞大完备的工程规模和模块设计叹为观止,给刚出学校没多久的学生党一点小小的软件工程震撼3。虽然之前实习时也接触过spring,但只不过是速成式完成任务式的浅尝辄止,没有去真正了解4。
另一个项目用的是kratos,这是一个微服务框架,不过我并没有深入了解微服务,还是和之前一样负责部分功能写业务代码。虽然没深入微服务,但也接触和学习了不少新东西。首先是Protobuf这个序列化技术,相当于一种通用的数据结构定义,简单学一种新的语法就行。然后是Wire这个依赖注入工具,但我只是简单了解了下依赖注入,没有实践过经验不深,以后有空肯定是要拿出来练习熟悉下的。再是swagger这个生成API文档的工具,直接通过注释生成API文档比手写方便。这个虽然我之后又自己用过一次,但还是不够熟悉,提升空间很大。最后是重量级的orm框架ent,提起这个我真的是一肚子的苦水(支持以色列,中文文档差,语法不全,主键写死...),实在是喜欢不起来5 6。
kratos这个框架文档不太全,入门时稍微摸索了下7。其他主要是各种CLI工具的安装使用搞得我有点晕,虽然给了个总的CLI工具kratos
,但学习各个组件的过程还是免不了去单独安装调试使用,还好找到了just这个工具能够简化命令的管理和使用。
除了工作需求的技术栈,还慢慢啃完了《Go程序设计语言》这本书8,主要是在最开始的自由学习的那段时间,看完了前七章和第八章部分作为go语言入门,某种程度上来说基础语法还挺简单的(复杂的都封装成库了),有c++或java基础入门很快。之后工作忙放下了一段时间,再捡起来明显感到力不从心9,不过还是磕磕绊绊读完了。其实读的并不深只是大致过一下,以后有机会肯定是要重读一遍的。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和扩宽知识面。用更通俗的说法来讲,就是你最起码知道了这个东西是你不会的,而不是连这个东西的存在都不知道,对知识本身的认识也是一种知识。就好像一个侃侃而谈的人,即便各个方面都很浅显也会让人觉得很厉害,毕竟他懂得多嘛。
现在主要感觉自己在SQL方面有点力有未逮,只是拿着学校学的那点三瓜两枣在糊弄,稍微遇上复杂点需求的就歇菜了。很多更高级更深入的内容,就如上面所说的,连自己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查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个东西还能这样。所以现在迫切需要搭一个知识体系的框架出来,填不填充再说😋。
除了Mysql,另一个常用的数据库是mongoDB,这个就更惨了,连最基本的增删改查都不怎么熟,文档也没怎么看。现在用到它更多只是一些简单的数据查询,有需要现查语法就行,有空再精进一下。更常用的还是mysql,优先级更高。此外。我也不是很喜欢mongoDB这种结构不固定的数据,感觉处理起来很麻烦。存数据一时爽取数据火葬场,当然也可能是我不够了解的原因。
生活
一提到这些,又忍不住去追忆学生时代了,明明才过去几个月而已。虽然我完全没有什么所谓的“美好的青春”,基本都是窝在寝室打游戏,但偶尔也是会被朋友拉出去走走,哪怕只是下个馆子。而现在独居后,一个人占个四人桌,就算店员不说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在外面吃饭一般都在快餐店解决的。过去看来不起眼的小事,现在竟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奢求了。虽然我对社交的需求很低,工作了几个月也没和同事讲过几句话,但完全没有社交,有时也会感到烦闷。
至于现在的生活,倒也没什么不满。以前宿舍食堂教学楼三点一线,现在宿舍食堂办公室,感觉也没什么区别,甚至距离还更短了。待遇也还算满意,单人一间宿舍,虽然隔壁有个舍友但隔了扇门平日互不打扰也挺好的。食堂伙食一般,虽然可以加钱吃点好的,但评估了一下性价比后还是每餐只吃最便宜那档,实在不行回寝室煮面。对了,我还买了个电磁锅放在宿舍,最开始是想着除了烧热水还能干点别的,就在电磁锅和热水壶之间选择了前者。但买回来除了烧热水还是烧热水,而且还没热水壶方便。因为买菜储存处理什么的都不方便所以完全没做过别的菜,现在成了煮面特化。买了一套简单的砧板和刀具,偶尔吃点水果,比起削皮更喜欢切丁,虽然有点迪拜刀法。此外还买了很多东西,比如桌子(折叠的),椅子(拼装的),凳子(买桌子送的)等家具,一番布置后倒没什么所谓的“家的感觉”,只是从原来的空空荡荡变得可以住人了而已。
本来是个能几个月都不挪窝的死宅,但现在每周放假都要出去逛逛。倒不是多么想玩,主要是闷久了透透气,毕竟现在住宿舍吃食堂,一个星期都在这方圆百米内打转。一般上午九点半出门,去机厅堵门打mai。我去的那家机子还挺全,光mai有旧框日框国区三种,此外中二,sdvx,jubeat,wacca,IIDX应有尽有。就是中二机况不太好,sdvx好像是坏的,jubeat,wacca不感兴趣,IIDX偶尔搓两把。其实之前附近还有家音游窝小店以前来过,这次再去看倒闭了。这家店的部分机子应该就是从那来的。刚开始的时候会一直玩到很晚快闭店才回去,毕竟以前不喜欢出门没机会接触街机音游,多少有点乐不思蜀了。现在则是堵门趁着人少打一上午,中午吃个饭回来看一眼,人多就走人少就再玩会。本来开始的时候下午还会去牌店,也是以前没去过就去逛逛,还能锻炼下交流能力。不过后来就没去了,一是只恨财力不足实卡跟不上环境,二是入坑时间不长其实也不是很聊得来。现在下午都是去超市逛一圈看有没有什么想买的要添置的,然后回宿舍打游戏。
工作
工作有什么好总结的吗?好像都在前面聊的差不多了。现在的岗位是后端开发,选这个方向只是不想做前端,当时对各种方向不是很了解,就以为是前端做界面后端做逻辑,不想做界面选的后端,好在干的活和预期有差别但不大。现在的实际工作内容主要是crud,更复杂的业务有更资深的前辈做,我就打打杂做点简单的部分。工资水平在业内算是偏低的,不过生活条件还行开销较低,我个人完全可以接受,没啥经济压力自己够用就行,顶多对未来发展有点迷茫,不过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话说回来,我当时一个宿舍六个人,现在除了一个保研的就我一个干的本专业的工作,可见现在就业行情真的不好。我的毕业院校是一个普通一本,上比不过985211的高学历,下比不过专科院校的低要求,属于典型的端不起架子又放不下身段了,也就是所谓“孔乙己的长衫”罢。话说回来,我大概也算所谓的“小镇做题家”了,村里的人一听一本就是这孩子不得了,可到了社会上所谓的一本学历什么也不是,这下全对上了(自嘲)。偶尔刷到一些面经贴,作者准备如何如何翔实最后成功拿到大厂offer上岸,看完后都会觉得很焦虑。觉得别人找到工作时都这么厉害,而我什么都不会随时可以被取代,虽然我在的也不是什么大厂。
爱好
想了想好像除了ACGN就没有别的爱好了,果然是阴暗的死宅。勉强把编程也加进去,虽然已经变成工作了但也还算是爱好,并且工作之外也有不少折腾还是值得记一下的。希望以后能多点别的爱好吧。
CODE
最早是八月的时候看到活动,38买了一年2h2g的华为云服务器,想着总会用上的,折腾了一下没整明白就放那了。然后10月还是11月的时候,折腾rustdesk看到可以自建,想起来自己还有台服务器就又捡了回来。顺便提醒下大家想买服务器最好乘着新人折扣第一次就买好点买就点,不然后续升级续费即麻烦还贵10。
本来用的是华为云给的镜像里自带的宝塔面板,虽然对这个产品没啥好感,懒得折腾就用着了。但它一个劲地弹窗让你买vip,忍无可忍换了1Panel。虽然也分社区版和专业版,但清爽多了至少不会主动打扰你,而且专业版的功能对我这个轻度用户而言也用不上。
列一下目前服务器上部署的项目吧:
- rustdesk
开源的远程桌面软件,虽然有免费服务器但速度较慢,自建就快很多了,体感延迟和蓝牙耳机差不多,完全可以接受。不过我建了这个后其实没用过几次,毕竟回了寝室谁还想工作啊,有需要报个加班就行还能赚加班费。 - Gotify
一个用户用于发送和接收消息的简单服务器。我主要是配合SmsForwarder来转发验证码,这样就不用登录时掏出手机查看验证码了。 - webdav
经常见到webdav这个存储方案,就了解了一下然后自建了。不过现在没怎么用这个了,都是alist+百度网盘当webdav用。 - AList
一个支持多种存储的文件列表程序。如上,我主要是拿它当网盘用,支持的存储方案还挺多的只不过我用不上。 - moments
极简朋友圈,可以当微博客用,我主要是看重它的小型和轻量化,毕竟我的需求很简单最低支持个Markdown就行。数据存储一个sqlite搞定不需要额外配数据库,以后如果需要迁移起来也方便。 - Bitwarden
说是说bitwarden,其实用的是vaultwarden,是非官方的Bitwarden服务器实现。因为官方版本占用资源太大,而这个版本更适合个人部署使用,兼容Bitwarden客户端,只是换个服务端。
最开始部署这个是想用2fa来着,毕竟密码管理器我已经用着Google Password Manager了,没有迁移需求。但部署完了才发现2fa是另一个移动应用不归服务器管,就换2fauth了。不过这个bitwarden还是留着没删,毕竟来都来了。以后嫌占位置了再删吧。 - 2FAuth
和Gotify一样,需要输验证码时懒得掏手机部署的,配合扩展程序使用很方便。 - EasyImages2.0
虽然在博客和微博客的选择上都尽量选择了自带图床的方案,但总是会有奇奇怪怪的地方需要贴图片,所以还是部署了一个图床。只是需求很低平时很少用而已。 - mkdocs-material
mkdocs是一个方便构建文档的静态站点生成器。material则是mkdocs的一个主题。感觉多级页面管理笔记之类比单篇的博客方便,也是作为gitbook的替代11 12 13。 - chatgpt-web
一个简单的ChatGPT前端页面。其实类似的实现有很多,但这个最简洁干净选的这个。搭这个的起因是deepseek发了v3送了token就想试试。本来是koishi+napcat搭建的QQ群Bot,但一天不到就被腾讯拿下了14。因为腾讯开发者平台的机器人个人开发者只能频道不能群聊,干脆不做bot了。然后chatluna的猫娘预设感觉挺有意思放弃有点可惜,就找了个GPT前端转生15。 - pure-ftpd
虽然ftp很常用,但最开始还真没打算装这个,少数上传需求直接在1Panel面板里解决了。但之后做Github Action的自动部署时用到FTP-Deploy-Action这个插件需要ftp就还是装了。话说回来自动部署写好脚本后真方便,有什么更改改完一推就什么也不用管了16。 - mihomo
代理软件。有时git,pnpm,docker这些会抽风用不了,比起镜像站还是代理好用些。对linux生态不太了解折腾了几次配置没整好没装成功,最后用ShellCrash弄好的17。
ACGN
还好有bungumi,不然我自己肯定记不住自己都看了那些作品。总结的话就只挑一部分值得聊的说说吧,详情请移步bgm
Anime
把22年整年的番,感兴趣和暂无续作计划的都补了。评价最好的是《异世界舅舅》和《孤独摇滚》,不过这两部本来就是带这高期待去看的,所以好是好但也没有《映像研》那种意料之外的惊艳。这也是延迟补番的弊端了,虽然可以很好地避雷,但也少了遇到佳作时的惊喜。
Comic
相比于AG,CN这块其实是纯凑数的,列出来为了队列整齐而已。相比动漫一季12集的短平快,漫画日轻动辄连载好几年,个人又习惯补完结而不是追连载,所以很多感兴趣的作品都是标记后等完结等忘了,就算是完结作也因为没有补漫画的习惯想着有空补就也忘了。
Game
今年的游戏主要是前半年在学校玩的,毕业参加工作后虽然攒钱换了新电脑但却没什么空玩游戏了,比较可惜。
刺客信条系列:
今年补了《叛变》《大革命》《枭雄》三作,算是把旧作全部补完了18。叛变基本就是黑旗换皮,相同的系统填充两个不同的故事。而到了大革命和枭雄这两部时,已经不需要带着那种对老游戏的宽容了,完全可以以当代玩家的视角来审视。神话三部曲好像变动较大,而且评价也在逐渐下行,不过有空还是会补。而最近《影》的节奏很大,看最后质量过得去的话应该还是会边骂边买。毕竟AC系列作为我的单机游戏入坑还是很有情怀的。育碧死不死的无所谓,只是希望别再糟蹋这个IP了。
音游:
移动端音游都退坑了,无论是arc的爬梯子还是pjsk的活动甚至签到都有种上班打卡的感觉。之前是凭着一股惯性一直玩下来的,但停下来后感觉轻松多了干脆直接退坑眼不见为净,不然总会想着某某奖励没拿到。买了个2k+的exmax+手台,高中时就想要这玩意了现在过了好几年终于入手,但玩的次数不多。bms现在还是菜逼不怎么打的动,osu!mania回坑倒是通过越级稍微推了推分,但还是马上就afk了。一方面是感觉没以前厉害有种落差感,另一方面也是怕高强度打4k给手台干坏。街机方面mai倒是几个月推到了w3,还记得入坑时打个红十就满足了,现在离曾经仰望的w4也不远了。只是现在有些浮躁满脑子都是紫谱开大歌,没什么心情红谱练底力,毕竟紫谱的谱面设计确实更有意思。IIDX因为机厅有也入坑了,刚开始不熟悉指法走了点弯路,好在刚入坑影响不大。虽然现在也还是菜,连最基本的映射都磕磕绊绊,果然7+1还是太难了。
黑神话悟空:
聊24年的游戏肯定绕不过黑神话。最开始我对这部作品的期待并不高,毕竟见过太多卖国产情怀和卖宣传片的作品。在我看来能达到《光明记忆》那种水平就行,做个demo性质的作品招人拉投资。但随着消息不断放出也渐渐打消了疑虑,还是在预购的最后几天入了豪华版。后面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出乎意料的爆火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在我看来,这游戏当然远称不上完美,糟糕的寻路,频繁的吞指令,不合理的受击硬直,不少boss招式为了演出效果导致体感很差,以及第六章堪称灾难的完成度。这些问题累积起来让我大概只能给到8分这个档次。但这游戏的出现本身就已经足够有意义了。我仍记得那些从来对游戏不感兴趣的亲戚长辈,在闲聊时居然会提起主动这款游戏,询问我有没有玩过,并让我也带着那些子侄辈去体验一下。这份认同,让我们这些从游戏机禁令以来一直被主流社会舆论排斥在外口诛笔伐的游戏玩家,第一次挺直了腰杆。也正是这份认同,让我最终还是打出了满分。
Novel
我补CN一般都是为了补A的原作,而N在这方面少之又少,今年更是一部感兴趣的都没有,基本属于是被放弃的状态。
其实比起日轻看的更多的是国内的网文,基本都是起点系的。因为习惯避开大热作品,今年看过的作品中并没有值得单独拿出来讲的,毕竟沙里淘金也不是那么容易,绝大多数都是还行,有点意思,但不够好。比起近年的新作品,我更常看的反而是初高中时随便找的老文,看新文看腻了就回去再刷一遍。也许我看的不是文,只是借此追忆那段躲在被窝里偷偷看小说的时光而已。
结语
懒得写了,就这样吧。已经比预期写的长得多了,这还是删了许多板块的情况下。又不是写作文,还要在结尾来个升华什么的...明明学生时代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现在随便东拉西扯就是几千字。言归正题,今年的关键词,应该就是“迷茫”和“随波逐流”了,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把生活搞得一团糟。希望来年能做出改观吧。
2025.1.17